中秋佳节,聊聊月亮和瑜伽的那些事儿……
作者:上海中国瑜伽联盟 时间:2019年09月12日 17:58:59
中国的月神传说,很早以前就记于《山海经》、《搜神记》等古籍之中,它就是国人熟知的“嫦娥奔月”。
中国的月神文化以诗词意境为灵魂,以文人之笔传达对人们千年不变的感怀,与中国山水画一样,空灵、妙悟,没有色彩的喧嚣,而富于心灵的深远。

不止中原如此,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也盛行拜月的风俗。如苗族就有“跳月”的活动,青年男女在“跳月”中,寻求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永结同心。

苗疆的拜月文化,之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莫过于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中的拜月教啦。

而走出国门,就位处于苗疆以西不远的印度河流域,同样盛行着他们的拜月文化,并且其“拜月”,也刻印在瑜伽之中随之从印度流传进中国。
拜月文化与瑜伽拜月式

提起瑜伽与月亮的关系,对
瑜伽有所了解的人莫过于首先想起——拜月式Chandra Namaskar。在印度,“月亮之神”就被称为Chandra,意思是“明亮和耀眼”。
与中国的月神不同,印度学者认为:月亮之神是个男性,有四只手,一只手拿着权杖,一只手拿着长生不老的仙露,第三只手拿着莲花,剩下一只手处于防御状态。

出于对月亮的崇拜,古印度瑜伽士在修行中创出了拜月式Chandra Namaskar,即对月亮的礼拜。拜月式由连续16个一气呵成的体式构成,月圆月缺的周期约是16天,16个体位法就是从月亮的圆缺周期联想并创造出来的。
瑜伽和月亮有什么关系呢?
地球的70%是由水构成,而人体的70%也是由水构成。满月时分,地球上的海水涨潮到达高峰。与之对应的我们人体内的腺体分泌也将到达顶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每一次自然界的变化转折,在人体内都有相对应的精微体现。

因此,在月圆之夜,我们的身体受月亮潮汐的影响,我们对情绪的敏感将会数倍地提升。我们会因此而体验更多的情感和情绪。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月圆时,我们因为对情绪的敏感度提升,我们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清理情绪层面问题以及达成自己愿望的机会。

因此在月圆之夜做冥想再融合昆达利尼瑜伽的唱诵和体式。通过唱诵,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声音去振动宇宙,让宇宙辨识出每个个体独特的频率,也让自己通过声音去清除所有愿望达成的阻碍;体式,是身体的行动和承诺,因为,任何的愿望都必须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实现。
瑜伽,就是让我们顺应自然的法则,借助自然的力量,跟随自然的脚步,活出真正的自己!